在我国,关于医生的称谓有很多,如医生、医师、大夫等等,而现代一般称医生者为多。据考证,“医生”一词源于南北朝,凡在国家医学校学习者以“生”呼之,分别有医生、针生、按摩生、咒禁生等。时至今日,医生不再指习医的学生,而是特指有此一技之长的从业者了。
事实上,早在夏商时期,甲骨文中已经有“医”、“药”二字,氏族时代巫者兼医,后世称“巫医”。东周正式设立医官制度,设医师、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等职务,有医师、上工、下工、府、史、徒等级别,年终考评,“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周礼•天官》),治愈率低于60%的人大概就要丢饭碗了。
此时的医生称为“工”、“医工”、“治病工”、“疗病工”。又因为医乃方技,故也称“方士”、“术士”、“方术士”。注意此时的“医生”已经与“巫医”不是同一概念了。民间医生因为扎根于草根阶层,走街串巷,摇铃行医,故称“走方医”、“走医”、“草医”等。春秋末年,医家群体称为“医门”。
另外,大夫、郎中等称呼医生的词也较经常用到。“大夫”一词源于宋代,当时的医官设有“和安大夫”,属太医,后世相延成习,尊称医生为大夫。“郎中”一词也源于宋代,当时医署设“郎中”之职。
此外,按喜恶褒贬之分,褒称有高医、妙医、大医、良医、神医、国医、国手、圣手等;贬称有庸医、俗医、凡医、愚医、下医、奸医等。按朝野之别,供职于宫廷者称侍医、御医、太医、国医、国师等;服务于民间者称走方医、江湖医、游医、草医、铃医、走医等。按身份划分,儒者为医称“儒医”,道士为医为“道医”,和尚为医称“僧医”,隐士为医为“隐医”,妇科医生称“乳医”……不一而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医生还有许多特殊的尊称、美称、代称。如《黄帝内经》以黄帝和岐伯二人问答的形式行文,后人遂以“岐黄”代指医生及其行业,如“岐黄术”、“岐黄家”等。古代量药用具为刀圭,所以后世称医生为“刀圭家”。兰台是汉代宫廷图书馆,《素问•灵兰秘典论》称黄帝将歧伯之言藏之“灵兰之室”,后世代指医生及其行业,《兰室秘藏》、《兰台轨范》等书名均含此意。
除此之外,神医扁鹊相传为卢国人,后世以“卢医”称呼名医。《后汉书•费长房传》记载,东汉方士费长房见一市井老翁悬壶卖药,活人无数,市罢则入壶中,故高明的医生又称“壶公”。三国时董奉避居江西庐山,隐世为医,只求愈者植杏树以为答谢,数年积10万杏林,售杏以济贫民,深受时人爱戴,故医生又被尊称为“杏林翁”。古代业医者多为儒士,有“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的时谚,言医儒不分家,故医生又多被叫做“先生”。
时至今日,仍旧有坐堂医这一称呼,指的是在中药店中为患者诊脉看病的中医大夫,坐堂医源于汉。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曾作过长沙太守,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他坐堂行医,并分文不取。为了纪念张仲景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后来许多中药店都冠以某某堂,并把坐在药铺里诊病的医师称为“坐堂医”。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
|
|
|
|
共 9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5-19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