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新区大田镇小马沽村乡村医生李孝贵,靠着对乡亲们的一片赤诚,扎根农村,三十七年来,救治过无数个危重病人,用真情守卫着村民的健康,以一名普通乡医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他的信念和人生价值。近日记者跟随李孝贵,体验了一下乡村医生忙碌的一天。 每天天一亮,李孝贵就起床,吃了早餐后,便赶去医疗所打扫卫生,等待着病人来看病。记者见到李孝贵时,他正在给村民胡小伟打点滴。夏天天亮的早,所以还不到八点钟,李孝贵的卫生所里就来了好几位病人。李孝贵有着三十七年的从医经验,不仅本村的村民,连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都愿意来找他看病。
李孝贵所在的小马勺沽村拥有一千二百多人口,地处汉沽西北部,相对偏僻。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李孝贵最能体会乡亲们患病的疾苦。也就从那时起,他就坚定了一个信念:要学医,回家乡帮助父老乡亲看病,作一位乡亲们信得过的医生。
李孝贵告诉记者,一九七四年,他参加了当时的“赤脚医生”培训班,从此成了一名走村串户的乡村医生。刚回村时,虽然医疗设备,药品短缺,但是凭着李孝贵的热心和努力,十里八村乡亲们的常见病、多发病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三十七年行医岁月,当年的小伙子如今已两鬓斑白,他接诊的病人超过了六万人次。小马沽村党支部书记李立堂向记者介绍说:“李孝贵在我们村从医三十多年,为老百姓看病不论白天黑天,刮风下雨,从不耽误,随叫随到,在救治当中真正发挥了个人的业务专长,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误,在收费时充分为老百姓着想,受到了全村的一致称赞。”
上午十点钟,记者与刚刚看完病的王丽友攀谈了起来,王丽友告诉记者,他有些感冒,李孝贵给他开出处方,三天的药量,医药费共八块四毛钱。王丽友说:“在李大夫这里看病,不仅离家近,方便,好的也快。最重要的比到医院里看病便宜多了。”记者也纳闷为什么这么便宜?李孝贵告诉记者现在村民收入都不高,其实对于感冒、发烧、拉肚子等常见病,普通药和高档药的效果没有区别。所以他总是为患者开出经济实惠的药单,尽量减轻患者负担。李孝贵说:“主要就是合理收费,真正让农民看的起病,小病不能出庄,有些大病也得在村里解决,这样才叫真正让农民看的起病。”
为了让患者花小钱,治大病。李孝贵先后摸索出十多种治疗办法,只要几元钱就能治好,他始终坚持从正规厂家购药,确保老百姓用药安全,深受村民的欢迎。李孝贵告诉记者,现在村里老人患了像脑血栓的重病,由于大医院住院费用高,很多也都是回到村里由他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李孝贵说:“去年三月份,有个八十岁的来病人,建议他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做CT,显示脑梗塞,这个病死亡率高,大夫要求病人住院,但是病人就是不住,他就是考虑医疗费用比较高,还是回来了,回来了摆在咱们面前的就是个难题,病情比较复杂。护理工作就都是我做,比如说用药治疗,还有后一阶段的康复指导,经过半个月的时间,恢复比较好,现在老太太走路、做饭一点问题没有。住院咱们这个级别的医院需要七八千,这样有一千左右就解决了。都挺好。”现在,很多村民在大医院看完病,将针药拿回来请李孝贵输液打针,他总是耐心细致地护理,从不收取一分注射费。
中午十二点半,到医疗所来治病的村民走的差不多了,李孝贵才有时间吃中饭,刚刚吃了几口,就见一名中年女子左手抱着一个男孩,右手搀着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进了诊所。李孝贵赶紧放下筷子,把老人和孩子安置好,分别为他们诊治、治疗。经过诊治,老人和孩子都有些轻微中暑,李孝贵为老人和孩子开了些防中暑的中成药,并为老人量了血压,确定老人血压平稳后,才让一家三口离开。临走时还不停叮嘱老人患有高血压,一定要多加注意。如今李孝贵对所有村民的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哪家的老人患高血压,哪个村民有心脏病,哪家的孩子是什么体质等等,都装在他的脑子里。村民说:李孝贵就是我们的“健康档案”。李孝贵说:“在一村里,每天跟他们接触,村里每一个人有什么病,处在哪个阶段,现在是什么情况,我都得清楚。”
匆忙吃完中饭,拿上听筒、针筒、血压计等基本医用品,李孝贵出发了。村里有几名村民由于患病或者年纪太大不方便到医疗所来看病,所以李孝贵每天下午一点到三点总会挨家挨户的去为他们做治疗。王秀芝老人今年七十三岁了,李孝贵从当上乡村医生那年起就开始为王秀芝老人看病,三十七年来,他风雨无阻一直关注这老人的健康。(音频)她是李孝贵治疗时间最长的一位病人。她是支气管扩张、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病很多,我是一九七四年开始接触她的。这么多年我一直盯到现在。她们家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所以就只能收点药费,有的时候干脆就不收了。李孝贵对王秀芝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为老人的家人解了不少后顾之忧,也让他们感动不已。
从王秀芝老人出来后,李孝贵的手机响了起来,原来邻村的刘大妈风湿病犯了,膝盖疼的要命,没有办法走路,需要李孝贵到家里去治疗。李孝贵挂上电话马上赶了过去。多年来,只要病人的家属一声招呼,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李孝贵都是背着药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病人家中。李孝贵告诉记者:“我们是随叫随到,不管黑天白天还是下雨,就算是半夜在睡觉,接到电话也马上得出诊。”
李孝贵在三十七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但是他从不放弃进修的机会,总是尽可能多的学习相关知识,更好的为村民服务。滨海新区大田镇卫生院院长徐寿太对记者说:“李孝贵从医多年来认真学习,不断更新他的知识,不断地提高,每次都带着问题来卫生院请教,每次上站学习从不缺席,保证了他基础知识的提高,服务老百姓,也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出诊回到医疗所,已经是傍晚时分了,几位看病的村民正在等着李孝贵,他放下药箱,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随着社会发展,乡村医生和其他人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有人曾劝他转行。其实,李孝贵有过两次转行的机会,但他都因不愿丢下这份事业而放弃了。李孝贵说:“当时我就想,老的乡村医生都走了,新的又接替不上来,我本身又热爱这项工作,大家也需要。”
晚上十点钟,李孝贵送走了最后一位病人,记者问他忙了一天是不是该下班了,李孝贵摇摇头说:越是到了晚上,村里的人有病了没有办法去医院,才越需要我,我再等等。根据记者的记录,这一天里李孝贵共接待病人三十二位,出诊六家。正当李孝贵要送我们离开的时候,他的手机又响了,我们知道,这位乡村医生的忙碌的一天还没有结束。
(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汉沽台记者 李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