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及工作紧张等因素 ,胃炎的发病有增多趋势 ,尤其是春季 ,更是胃炎的高发期。胃炎 ,包括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 :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出现持续或间断性饱胀或钝痛 ,少数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体质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症状。如果患者同时存在胃溃疡、胃息肉、胃黏膜脱垂等症 ,其症状往往会加重。
胃炎的形成除一些社会因素 (如环境、污染、情绪等 )外 ,还与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胆汁返流、免疫力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有关。胃炎的诊断 ,应结合胃镜和病理检查 ,以病理诊断为主。
对胃炎的治疗 ,临床的许多疗法均采用对症处理 ,但这绝不是唯一的途径 ,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去除各种可能的致病因素 :彻底治疗口、鼻、咽喉部的慢性感染等 ,如因齿槽溢脓、扁桃体炎、鼻窦炎等原因导致细菌或病毒被吞入胃内而刺激胃 ,即可引发本病。
饮食得当 :饮食宜新鲜质软、易消化、富营养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少食多餐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不规则进食 ,因为食物对胃黏膜可致物理性和化学性的损害。而平时饮食佐料中适当加些醋等 ,可刺激胃酸分泌 ,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
戒烟忌酒 :长期尼古丁刺激 ,可使胃酸增加 ,产生有害作用。每天吸烟 20支以上者 ,约40%可发生胃炎。长期酗酒 ,可致胃黏膜损伤 ,酒精浓度越高 ,损伤程度越强。
稳定情绪 :保持良好的情绪 ,可维持胃的正常蠕动。如精神压力重、情绪低落或焦虑、怨恨、紧张和恐惧等持续而强烈的精神刺激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可影响胃的蠕动和胃酸分泌 ,而诱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
防止传染HP(幽门螺杆菌 )感染在胃炎中占 50%以上 ,被认为是诱发胃癌的元凶 ,且可污染。口与口、“粪──口”途径的传染为主要途径 ;牙垢、唾液、呕吐物中可查出HP。
合理用药 :有些药物对胃黏膜可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伤 ,导致胃黏膜糜烂和溃疡。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红霉素、利血平等一些解热镇痛药、抗菌素、止痛药、抗癌药和激素等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不能滥用。即使要用 ,也最好在饭后服用 ,以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对幽门螺旋杆菌检出阳性患者 ,可加服抗生素。为加强胃黏膜保护 ,增加胃黏膜更新 ,提高细胞再生能力 ,可使用维生素A、E和中药复方猴头冲剂等。再则 ,加强胃动力改善 ,也是消除症状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吗丁啉、普瑞博思 (西沙比利 )较为理想 ,可增加食道下段括约肌张力 ,增强胃蠕动 ,促进胃排空 ,协调胃和十二指肠运动 ,防止胆汁返流 ,调节和恢复胃肠运动 ,对消除饱胀感、腹胀、餐后不适、上腹烧灼感、恶心等有良好的效果 ,且无副作用。但胃黏膜脱垂患者不宜使用。
注意劳逸结合 :适当锻炼身体 ,提高体质 ,适应气候冷暖变化 (胃炎发作与季节变化有关 ,尤其是冬春之交 )。工作 (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者 )不要过于繁忙劳累、过于紧张 ,要按时吃饭。
定期检查 :遗传在胃炎的发病方面 ,亦有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有胃炎 (尤其是胃癌 )家族史的 ,更需要注意保养 ,因其胃炎发病率较常人高2~ 3倍。因此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可及早发现病情 ,以便早日治疗 ,解除后顾之忧。 |
共 0 个关于本帖的回复 最后回复于 2014-4-11 20:33